当天在阿波迪的春节庆祝活动,包括春节文化常识介绍、中方人员与家人视频连线拜年、邀请巴西朋友一起写春联、剪窗花、包饺子等等。大家一起其乐融融,共同庆祝蛇年春节的到来,同时也回顾了中巴双方人员在农业家庭机械化领域合作取得的成绩,畅谈了未来的计划。
农业需要依时令而动,宛如大地与季节的默契舞步。中国农大的师生们就是在抢抓农时中播种希望,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在除夕的实验田和实验室,尽快选育出优良的农作物品种,打通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贡献力量。
采访中,通许县委副书记、县长憨振强表示,未来通许县将以“粮头食尾、农头工尾”为抓手,加快发展红薯、马铃薯等酸辣粉原材料的育苗育种及订单农业,推动农产品就地消化增值,带动更多群众增收,把“小粉条”做成强县富民的“大产业”。
霍州年馍发面不放碱,而是用传统酵头,中间多次投放面粉,需要发酵3天。“由于发酵时间长,年馍口感偏酸,只适合本地人口味,但不利于打开市场。”霍州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蓝亚强说。
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近日,资源与环境学院在资环楼5-219报告厅召开寒假务虚会。会议全面总结了学院“十四五”期间的工作进展,深入探讨了“十五五”发展规划,并就学院参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的建设及120周年双甲子校庆活动筹备工作进行了重点研讨。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王雯和院长袁力行共同主持。
本报兰州讯(新甘肃·甘肃日报记者冯宝强) 小麦亩增产16.7%至28.3%,亩节水率达16.1%至32.6%,水分利用率提高10.2%至17.6%……近日,在甘肃省农科院召开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主要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工程”重点专项“河西走廊主要粮经作物节水丰产优质与适水种植技术”2024年度项目总结会上, ...
编者按:1月29日,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《新闻联播》以《总台<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>:奏响和美乐章 同庆中国年》为题,报道2025年春晚。其中,采访了巴西人凯拉·雷莫斯,她是在中巴民众共庆春节联欢活动上接受采访的,该活动由工学院教授杨敏丽依托中巴科技小院组织。本网对相关新闻予以转载,以飨师生。
编者按:1月29日,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《新闻直播间》以《祝福中国年 全球多地共赏春晚 欢度春节》为题,报道全球各地同看央视春晚。其中,报道工学院教授杨敏丽依托中巴科技小院项目,组织巴西当地人和小院师生共看春晚。本网对相关新闻予以转载,以飨师生。
新年展板区域成为了承载师生们美好期许的“许愿树”。师生们纷纷拿起笔,在精心准备的便签纸上郑重写下自己的新年心愿。有的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学业有成,科研之路顺遂无阻;有的期盼家人身体健康、幸福美满;还有的祝愿学院蓬勃发展,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。
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,阿胶犹如一颗璀璨明珠,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与传承使命。作为中医药领域的老字号企业,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东阿阿胶”)的每一步发展都备受关注。
在现代农业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,古老的二十四节气是否仍具有价值?如何提升公众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认知和理解?近年来,光明网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二十四节气工作室,先后推出《跟着节气游北京》《节气农事》系列短视频,在传播节气文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。
活动中,南园村还为7名新入学大学生、入伍新兵发放人才分红7000元。“待我学成归来,一定尽己所能,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。”中国农业大学在读博士李雪媛告诉记者,村里变化越来越大,环境越来越好,感同身受的他们,心里也更加暖和。